Sunday, September 18, 2005

旁聽生的嘮叨

九月過了兩周,一直忙著旁聽中大的課,而世界則繼續有各種令人無法相信的新聞出現(譬如新奧爾良的天災加人禍。譬如我一心要杯葛的「迪士尼」,竟然因各種奇怪理由被傳媒唱衰,卻沒有人提到它的美式文化霸權,「以假代真」的虛偽哲學,每天燒煙花污染環境,或無端堆沙填海偷走我們一個美麗海灣.......)。腦袋塞得太多,課堂的、人世間的,變得有點消化不良。

經過一輪挑選後,上課時間表總算安頓好,而這兩周,除了本科的課外,旁聽得較多的是政政系,先後聽了蔡子強、關信基、馬樹人和周保松的課。作為一個旁聽/旁觀者,這些本科生的課給了我一些很奇異/詫異的感覺。讓我感到最詫異的,是我發現今天大部分大學老師,似乎已不敢對大學生有所要求,對學生的懶散已到了非常「容忍」的地步。蔡子強在第一堂課便開宗明義說,這個課要求很簡單,不用寫論文,考試都只是short questions,背背書就識得答;說的時候,蔡的語氣既帶點單單打打,又像無限悲涼似的。

如果老師們在課堂上不再對學生有適度的期望,學生們上課也不再有追求知識的熱誠,大家純粹是在虛應故事的話,則今天的大學教育,可說已經完蛋了。香港大學生欠缺主動性,對自己沒有要求,專挑容易過骨的課來上,彷彿已成事實;但我總覺得「牛唔飲水唔噤得牛頭低」,試問如果學校或老師「企硬」,學生們縱然想偷懶、蒙混過關,也根本沒有這個機會。但今天大學教授對學生的態度是「買佢地怕」,毫無執著,甘願作出任何讓步。上樑不正,下樑豈有不歪之理?

可幸的是,尚有擇善固執者(又或者,是尚有位高權重的有心人)。上星期一首次旁聽關信基教授的「Fundamentals of Government」。課上,關教授問同學有否按他上一堂的要求,讀三篇短文和寫下要點。廿多人的班房裡立時鴉雀無聲,最後只有一個男孩舉手表示有做預備。我作為一個outsider,尚且覺得場面尷尬,真不知道那些undergrad學生們心裡作何感想。不過作為系主任的關教授,並沒有顯得不悅(甚至還笑咪咪的)。但他也沒有就此放過大家:他要求同學們即時在堂上閱讀那些文章,然後分組作討論。心裡由衷的為關教授那一點點執著而感動。

以上是第一奇。尚有第二奇。我每逢周一下午會旁聽蔡子強,下課後則一個箭步由聯合跑落崇基(十五分鐘時間連買晚餐),旁聽李歐梵的文化研究課。這個極速由一個學科跳到另一學科的過程,令我忽然醒覺到,原來本科課程對一個人的「思維格局」的塑造,實在是舉足輕重。

從政政系的課程結構可以發現,政政系關注的是國家/城市的運作、行政這種務實層面的問題,但對於一個城市裡到底呈現怎樣的文化這種務虛層面的問題,此系卻是不屑一顧的。譬如,迪士尼這種美式文化,在大嶼山橫空出世後,對香港人的思維模式會有壞影響嗎?「刺激=歡樂」、「卡通人物的假笑臉=世界充滿真歡樂」,這些偏頗、inauthentic的價值觀,會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嗎?這些問題,其實理應是一個城市政策的制訂者所應關心的,可是在香港,它們往往只是沒有政治權力的文化評論學者所感興趣的議題而已。

讀新一期中大校友,說到政政系畢業生當上政府AO的是各系之冠。由是有點明白,為何香港政府官員們在規劃這個城市的時候,從來只會從經濟角度作考慮,而文化永遠無位企。

(地球之友的吳方笑薇早前在港台節目中說了一句我很認同的話:為何我們要為了一個假的樂園,而放棄一個真實的、美麗的海灣?這正是我討厭迪士尼的主要原因。真的不明白,為什麼大家都喜歡「假嘢」?穿著卡通服的工作人員熱到死,為何大家覺得佢地好cute好過癮,爭著跟他們拍照?真是百思不得其解。有關迪士尼的種種,可參考地球之友獵奇行動的網站。)

13 comments:

野蟹 said...

看了你的文章,令我有所感觸,同樣地,我也不太喜歡廸士尼.但上周六傍晚,乘地鐵由東涌去青衣,經過欣澳站時見一家大少的香港人上車,他們一袋二袋的,臉上滿是開心滿足的笑容,這卻不由得令我佩服廸士尼的magic.
你也可以說多年來,香港人中廸士尼的毒太深,但事實上,他們真的在樂園中買到快樂,或虛榮,而這卻只有美國佬能做到.

Anonymous said...

很羡慕你可以去旁聽呢...且是跨科系的旁聽, 不必囿於個別門戶, 很是過癮...
說到學生, 彷彿總是旁聽者比修讀者更在乎

身邊有幾位朋友也是中大政政系畢業的, 當提起此系好像出很多AO時, 他們卻指出, 該系也盛產反建制、不願考AO的人。官方宣傳物總喜歡只提某一方面...

chanchan said...

蔡子強、關信基、馬樹人、周保松、李歐梵......聽課,我也真羨慕呀!

小息 said...

思存也說得對。不過我仍然覺得,為政者如果可以對一個城市的文化有更多的awareness,則或許可以令這個城市的文化有更大的完整性? 如果曾生也可以抽空旁聽一下文文研究的課程,香港應該會更美好.....

Anonymous said...

看過你這篇,一時無話.

由社會系[改嫁]到[政政]幾近八年,還有[身在曹營心在漢]的感覺.

不過行有行規,有關人等是老師的老師/舊tutor/前輩...還是待下次見面才一訴衷腸...

如果你覺得這種cultural shock太難受,不如試下聽社會系的課,可能進路比較近一點.

小息 said...

其實可能我太理想化,仍相信有所謂各門學科有「觸類旁通」的可能,以致有這麼多嚕蘇。但我要補充一句,我對政政系老師的學識,其實是很敬佩的:馬樹人談前蘇聯經濟改革,極精彩;蔡子強講香港政府,能生溫故知新之效;至於周保松的教學熱誠,就更是叫人感動...

Anonymous said...

話時話,我不是太悲觀.

少年時代,也許主修的不是本修科,而是[求偶學],副修[搵銀],選修[旅行].

這班孩子,過了填鴨生活十多年,鬆一鬆也好.
反正各自修行.

愛知識的,像入寶山.當然好.

至於每個科目,為了賣點,只集中某類知識,也是科層組織的其中一種分工方法,無可厚非嘅...

或者教政政的人會吟詩作畫,教財經的私底下是環保分子. 其實可能臥虎藏龍呢...
不過上課時,別人期望的可不是這個...

往日校園所見,可能是一個年少情狂/放蕩不覊/不修邊幅/無心向學的混蛋;
他朝重逢,也許判若兩人...

講咁多,可能因為心虛.
為了以前/現在/未來的[半]塌糊塗...

Anonymous said...

老師買學生怕, 確是怪現象, 也是我來到中大深深感到的。不知是學校的關係還是學系的關係, 以前在港大念本科時, 老師是絕不手軟的, 所以也經常搞到同學哭哭啼啼, 然後就更加發奮, 希望下次不會被人"釘"走。

中大呢....去年上part-time碩士課程第一堂課,program director已說, 這一科不會肥人, 大派定心丸。然後又說, 你們交幾多學費, 我們就給幾多東西你, 絕不取巧。

首先要聲明, 我是很喜歡這位老師, 他很有料, 而且也是有教學熱誠的人, 那是我上課時感受到的。只是,回想他第一課時說的話, 又不禁悲從中來。到底現在的大學教育, 是不是去街市買菜, 一分錢一分貨, 還要有coupon買一送一現金回贈? 為什麼連老師也說出這樣的話了?是對現今的學生心死, 還是老師們本身的教學態度也出了問題?

也許, 我們對任何事, 本來就不該有太高的期望吧.....哀哉。

小息 said...

hi learned friend, 謝謝你的留言。大學教師與學生的關係,變成商店售貨員與顧客的關係,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顧客永遠是對的...我一諗到就好驚,出一身冷汗,以為是在發惡夢。

Anonymous said...

喜歡假的,因為人人都怕看到真的。
若你愛海灣,那是因為你還未走得夠近,從而看到海灣的真貌。「一個美好的港口/海灣」,其實也是一種假,你走近,看到的或許是污染了的海灣而已。

實情可能是,你較喜愛保存,還是將歷史過去取消?

小息 said...

我認為,一個被污染了的海灣,尚且有機會變回乾淨的海灣,但一個被泥土填了的海灣,就已經不存在於這個世界,連假也談不上。

Anonymous said...

經修飾和美化之東西是逃不了的.

就好像
回憶

johnho said...

good blog!...good comment!!